咨询电话:13501208501(马老师),400-007-9000
取消
绩效管理要放弃洁癖
发布时间:2022-04-20 17:24  文章来源: 9393体育原生e洞察   作者:文跃然   点击:次

文 / 文跃然,著名绩效管理研究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

来源:9393体育原生e洞察(ID:chnstonewx)

9393体育原生e洞察原创,如需转载请通过向9393体育原生e洞察公众号后台申请授权;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编者按

管理学者从哲学层面介入管理问题的研究,文跃然教授算是走在前端。作为广大经营管理人士,若无哲学通识教育的基础,本文阅读起来会显得吃力。文教授通过读书思考,提出了不少精彩的观点,如“不要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看待人的选择”、“去做一个不存在的人(圣人),就是一种自欺”、“绩效管理要放弃洁癖”、“手段不是价值”、“一定要成为行业领袖的企业家的工作可能没有意义”、“绩效管理离开员工的追求,注定会失败”、“企业目标第二,员工目标第一”……本读书笔记视角独特,对思考的打开上更是别开生面,推荐之。本文原标题为《选择的道德问题》,为更符合公众号阅读习惯,未经作者同意将标题改为《绩效管理要放弃洁癖》。

选择的道德问题

【文跃然按语】

以下读书体会来自《存在与虚无一书》的最后一节:“道德的前景”。我之所以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去钻研它,是因为我这些年见到了很多围绕在我身边的“不可理解的行为”。比方说感恩问题,比方说责任问题,比方说势利问题。一方面我认为人的行为模式选择是人的权利,也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又总觉得有些选择是不对的。你凭什么说人家的选择不对呢?(当然也包括自己的选择。)我想从理论上搞清楚。我把萨特的这个部分读了好多遍,今天试着写下读书笔记。这个事情完成之后,我对选择的道德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判断。

原文:本体论向我们解释了价值的起源和本性。

解读:我们的价值来自哪里?来自我们的选择。我们选择价值最高的东西,同时选择就成了我们的价值。

原文:我们已经看到,那就是欠缺。

解读:我们会选择什么?选择我们欠缺的东西(lack)。我们回顾一下自己的选择,是不是一直在选择自己欠缺的东西?

原文:自为就是比照着这种欠缺而在其存在中把自己规定为欠缺的。我们看到,自为存在着,价值涌现出来以便纠缠着他的自为存在。

解读:我们选择那个还不存在的,去争取它们。这种不存在的东西总是纠缠着已经存在的东西。对处级职位的向往和争取,不断纠缠是科长的我。

原文:于是,自为的各种不同的任务能成为存在的精神分析法的对象,因为他们的目的全解读:都是在价值或自为的影响下提供所欠缺的那种意识与存在的综合。

因为被我们的选择纠缠,这种纠缠构成了我们精神的一部分。我们为何会得精神疾病?因为我们对未来不解。我们为什么兴奋?有激情?是因为我们被未来纠缠。未来,就构成了我们的精神的主要成分。我们的精神是否会健康?在于我们对未来是否保持健康的看法。

原文:于是存在的精神分析法是一种道德的描述。因为他把人的各种计划的伦理学意义提供给我们;他在向我们揭示了人的所有态度的理想意义是向我们指出必须摒弃从利益着眼的心理学,摒弃对人的行为的一切功利主义解释。这些意义是处在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之外的,也就是所谓的公正的行为之外的。

解读:我们的选择是否道德?萨特说,不要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看待人的选择。他讲过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在二战中,德国入侵法国。一位小伙子问萨特:他是应该去前线抗击侵略还是在家里照顾自己的母亲?萨特说,你的任何一种选择都是符合道德的。不会因为你在家照顾母亲而不去抗击侵略者就是不道德的。这么看,中国的忠孝两全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伦理观。花木兰在家照顾父亲是对的,上战场也是对的。这也是我的困惑:很多他人本来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为何他要选择一个更差的选择呢?比方说勤劳是一种美德,为何很多人选择什么都不做呢?躺平是一种道德的选择吗?还有,如果选择没有好坏,那要管理干什么?管理是让人做更好的选择吗?还是让人自主选择,更好地发挥他的效率呢?子不教,父之过,教育不是为了让人变得更好吗?这就涉及到了管理特别是绩效管理的伦理问题:绩效管理是让人做更好的选择还是让个人自我选择?

原文:人为了成为上帝而自我造就为人。人们能说:按照这个观点考察的自我性能能够表现出一种利己主义;但是正因为人的实在和这实在想成为的自因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尺度,所以也同样可以说,人自失便自因存在。

解读:我们把自己想象为上帝,或者我们心中有一个上帝,我们希望成为上帝那样的人,或者按照我们想象的上帝的样子来要求自己。成为上帝是我们的选择。可是,现实中上帝并不存在。我们如何衡量我们现实中的选择是否正确呢?我们缺乏正确的尺度。萨特说上帝并不存在。中国古代有圣人的概念,我们把成为圣人作为我们的目标。可是我们如何做,才会成为圣人呢?去做一个不存在的人,就是一种自欺。自欺是不道德的。因为我们总是以不存在的东西作为我们的行动的原因,并且总是证明这个原因会导致某种结果,这种self cause 导致了自失(lost self):虚幻的逻辑自洽导致现实的失败。

原文:这是人们把所有人的存在看着一种激情,那种过分出名的自爱只不过是在所有手段中选择出的一种实现这种激情的手段而已。

解读:存在不是一种激情。但是我们对成为上帝充满激情,因此我们会选择,这种选择是实现激情的手段(激情是自欺,是把虚幻的东西当成目标。)乌托邦不存在,可是我们把它当成理想。现实中有很多不存在被当成了理想。你会发现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但是你希望成为它。你发现不存在完美绩效,你希望实现它。你希望士兵在接受你阅兵看着你的时候,不要眨眼睛,可是他不巧眨了眼睛,于是你认为他不好。这些精神状态,都是因为你把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当成了目标。绩效管理要放弃洁癖。

原文:存在精神分析法的主要结论应该是使我们放弃严肃的精神,严肃的精神实际上有两个特性:一方面认为价值是超越的,是独立与人的主观的给定物(given),另外一方面又把可欲的特性从事物的本体论的结构里挪到事物的简单物质结构上去。

解读:我们要放弃严肃的精神(serious spirit)。严肃精神是矛盾的。一方面我们知道价值是超越的,是一种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东西,但是我们又希望把苟且当下当成价值。我们的未来在我们对未来的选择,但是我们总认为现在最好,逃避选择。我们希望当处长,知道这是我的未来,但是我们把目前的职位科长当成了最大的价值,拼命去守护她。

原文:对严肃的精神来说,例如,面包是可欲的,因为必须活着(这是写在可知的天上的价值)同时也是因为面包是有营养的。

解读:活着有很多途径,我们可以吃米饭,也可以吃面包,都可以活着。活着是真正的目标。活着就表明我们从现在到了未来。面包的营养价值是当下。我们不能把面包的营养价值当成目标,营养价值只是手段。一个已经存在的东西不过是让我们实现一个更好目标的手段。更好目标是价值,手段不是价值。得到面包和得到米饭是等价的,对活着来说。可是我们经常把手段当成了价值。这是我们的精神疾病的核心:我们的追求是错乱的。职场只是我们活着的一种手段,职场不是全部意义。所以职场失意,只要不影响活着,我们就不要太在意。

原文:严肃的精神统治世界的结果,就是使人像用一张吸墨纸吸干字迹那样,用实物的经验价值来吸干事物的象征价值。他把被欲望的对象的不可透明性放在面前并且在他本身中把对象作为不可还原的可欲望的东西提出来。于是我们已经处在道德的水平上,但是连带地处在自欺的水平上。因为这是一种以自身为耻并且不敢说出自己的名字的道德。这种道德把他所有的目的都隐蔽起来以便摆脱焦虑。人们探索寻求探索存在,而对自己掩藏起探索这种自由的计划,他做出一种姿态,好像他的道路上已经安放下种种任务,等待自己去完成。对象是无言的要求,而人自身不是别的,只不过是对这些要求的消极服从。

解读:当我们把手段当成目的的时候(把一种物的存在)当成了我们的意义的时候(living),我们就会觉得我们有很多任务要完成。一个企业家的绩效计划,通常是把完成任务当成了目的,或者把利润当成了目的。结果他有做不完的事情。每完成一个工作,他就有成就感。任务会产生任务,直到无穷。但是,这些任务也许对活着(living)没有什么意义。一个开车12个小时挣得300元钱的滴滴司机,他的任务有意义,因为他靠这个300元养家,但是一个一定要成为行业领袖的企业家的工作可能没有意义,因为他的任务可能正在毁灭他的生活或者无助于活着(living)。选择的道德的评判标准:选择是否有助于活着。

原文:存在的精神分析法将向人揭示他所追求的真正目的,即成为自在与自为综合起来的融合为一体的存在。存在的精神分析法将用人的激情来教导人。真正说来,很多人曾在自己身上运用过这种精神分析法,而没有期望认识到他的原则,而把这些原则当成解脱和得救的手段来加以运用。

原文:许多人知道,他们寻求的目标就是存在。在他们拥有的这种认识的范围内,他们不足以把事物作为事物本身来化归己有,而且企图实现对事物的自在的存在的象征性的化归己有。但是就这种企图还具有严肃的精神、并且他们还能相信他们使自在自为存在的使命铭刻于事物中而言,他们命定要绝望,因为他们同时揭示了,人的所有活动都是等价的--因为这些活动都企图牺牲人以使自因涌现--人的活动都是注定要失败的。于是沉湎于孤独或驾驭人民到头来都是一样的。如果这些活动之一战胜了另外一个,那不是由于他的实在目的,而是这些活动拥有的对他的理想的目标的意识的程度;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沉醉于孤独的寂静主义将战胜人们驾驭的徒劳繁忙。

解读:我们要把我们的活动和活着(living)统一起来才有意义。离开活着,不可能有使命。离开活着,所有的活动都是不道德的。因为我们会把自己的行动建立在虚幻的理由上。绩效管理离开员工的追求,注定会失败。

原文:但是本体论和存在的精神分析法(或人们总是以这些描述造成的自发的经验的应用)应该向道德主体揭示,他就是各种价值赖以存在的那个存在。他的自由就会进而获得对自由本身的意识并且在焦虑中发现自己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世界赖以存在的虚无。

对存在的搜寻和把自己化归己有一旦被他发现为是他的诸多可能,他就通过焦虑并在焦虑中认识到,这些可能只有在别的可能性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

解读:我是我的价值赖以存在的那个存在。员工是员工价值赖以存在的存在。企业目标第二,员工目标第一。所有的企业目标只有成为员工活着的手段的时候,对员工才有意义。

原文:但是到现在为止,尽管可能被任意地选择和放弃,造成所有这些可能的选择的统一的主题,就是价值或自因的存在的理想的在场。

一个要求自由的自由,就是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的存在。这个存在把是其所不是的存在和是其不是其所是的存在选择为理想的存在。因此这种存在不是选择使自己复活,而是选择的自我逃避,不是选择的与自我合一,而是选择了总是与自己保持距离。

解读:去做一个不同的自己,就是活着的全部意义。活着不是对生命的简单维持,活着是不断发现一个新的自我,并get到他。

原文:通过这想使自己敬畏、与本身保持距离的存在,应该理解为什么?这涉及自欺或者别的基本态度吗?

解读:在选择做更好的自己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自欺。按照萨特的看法,我们不能做上帝。或者圣人。

原文:人们能够使存在的这种新的面貌活起来吗?

解读:必须。我们的选择必须让我们发现一个更好的自我。

原文:尤其是,自由由于把本身当成目的,他逃避一切处境吗?

解读:不能!我们必须审视我们的处境。

原文:或者相反,他仍然在处境中?或者它越是作为有条件的自由把自己投入到焦虑中,越是作为世界赖以存在的存在者收回他的责任,他就越是明确地、个别地处在处境中吗?

解读:不能!我们不能推脱自己的责任。我们活着(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就是自己的责任。

所有这些问题,都把我们推到纯粹的而非复合的反思,这些问题只能在道德的基础上寻求答案。

自媒体
备案信息
京ICP备10009731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2921号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9000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A座6层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nmggcwl.com
知识中心: : 邮箱登陆
Copyright @nmggcwl.com All Right Reserved.北京9393体育原生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